3月4日—6日,爱心公社、义工之家、红十字志愿者队、民间紧急救援协会等32家公益组织的300多名志愿者齐聚一堂,参加我市首届公益博览会。“益博会”上,我市102个公益项目集体亮相,给广大市民带去便利的志愿服务,大家以这样的方式共同庆祝第58个学雷锋日。 雷锋精神蔚然成风 据悉,此次“益博会”由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委两新工委、团市委、市慈善总会共同主办,市青少年宫、市志愿者协会党支部、荷花芯商圈党建联盟、义乌之心团委等承办。 作为义乌公益圈的一大盛事,“益博会”中当之无愧的主角是广大志愿者。2020年,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助力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益博会”上,王霞青等10名志愿者获得了“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王国法等10名社工获得了“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荣誉称号,义乌市民间紧急救援协会等10个组织获得了“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爱心书包漂流”等10个项目获得了“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此外,上溪镇祥贝村等10个村(社区)获得了“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荣誉称号,丁旭琴等60名志愿者获得了“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义乌机场志愿者服务队等30个组织获得了“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 义乌以“义”为名,是一片崇义尚礼的土地,雷锋精神在义乌蔚然成风。据统计,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全市志愿服务工作蓬勃开展,2063支志愿服务队、19.6万名志愿者活跃在服务一线,累计服务时长达486.4万小时,“志愿红”成了全市最亮丽的风景线。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数万名志愿者第一时间站了出来,奋战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战斗一线,仅2月参与服务时长就超30万小时。而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冲刺期,广大志愿者以“规则义乌、义行天下”为引领,参与礼让斑马线、正向停车、垃圾分类、社会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1.2万场次,参与人数达77.5万人次,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志愿服务暖心“在线” “针情有你”展位前,市民们拿着衣物有序排队等待;爱心市民将一袋袋整理好的衣物带到现场,捐献给“义乌温度”;爱心公社展位前,“爱心书包漂流”引人瞩目,不少市民现场认捐献爱心……“益博会”上,“志愿红”是主色调,“红马甲”用特色的志愿服务温暖在场的每一位市民。 “现场,我们设立了志愿服务项目体验互动区,颈椎理疗、健康义诊、现场理发、非遗文化体验、心理健康咨询、手工礼品制作、现场免费修眉美甲等20多项志愿服务可免费体验,还可现场捐赠‘爱心书包’和二手衣物。志愿者们连续3天在这里设摊,为大家提供志愿服务。”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益博会”上,志愿者们还可凭“志愿汇”志愿者证免费领取一朵鲜花,现场爱心捐赠的市民也可免费领取一朵鲜花,还有“送你一朵小红花”“益币兑换志愿文创”等精彩活动。 此外,《小草青青》《有爱无碍欢乐同行》《点亮星灯-特殊儿童社会融入项目》等公益项目集体亮相“益博会”,吸引了不少市民报名参加。 志愿者王新是山东人,来义乌6年了。“益博会”首日,他特意赶来参加活动,现场学习急救技能。王新说:“这样的活动实在太好了,之前我就想向其他公益组织学习,‘益博会’给了我们这些志愿者学习的机会。” 为公益项目牵线搭桥 “益博会”还吸引到了不少来自各镇街、社区的工作人员,他们在这里寻找合适的公益项目。苏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王林现场对接了多个公益项目,他告诉记者:“前期,苏溪发布了公益项目创投的招募,已经选中了多个公益项目,这次‘益博会’刚好给了我们对接的平台,目前已在接洽中。届时,我们将把合适的公益项目带回苏溪,推动苏溪文明实践服务。” 市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国法是多个公益项目的相关负责人,“益博会”上,他接待了不少前来对接项目的镇街和社区。他说:“以前,大家都在默默做公益,‘益博会’不仅是对我们付出的认可,今后会更全身心投入其中,而且为这么多公益项目搭建了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项目、参与其中,把公益力量发挥到最大。” |
GMT+8, 2025-7-15 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