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期,全市幼儿园又迎来了一批新入园的孩子们。 “孩子吃饭了吗?”“午睡了吗?”“会不会哭?”……每年入园季,每名孩子的背后都有几位焦虑不安的家长。有的家长守在幼儿园围墙外偷看,更多的家长盯着班级微信群,不时查看老师发来的“一线战况”,可以说,园内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心。 这天中午,在鸡鸣山幼儿园的楼梯上,一位女教师正抱着一名男娃不停地轻轻来回晃动。她抱的既不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自己班的学生,而是今年幼儿园里的新生。 这学期,鸡鸣山幼儿园新开了一个托班,招了25名新生,于是,幼儿园迎来了哭声与笑声混响的开学。一天在园时间中,吃饭和午睡时段,新生最爱哭闹。为了帮助托班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全园老师、保育员齐上阵,除了留守班级的,其他全力支援托班。 上文说的女教师是冯晶晶,男娃则是小夏。那天,小夏不肯进午睡室,哭着喊着要找爸爸。冯晶晶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看着和自己小儿子一般大的小夏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她心疼地把小夏抱到怀里,哼着小曲,哄他入了睡。没想到刚把入睡的小夏放到床上,他又睁开眼睛开始大哭,冯晶晶赶紧又把小夏抱起。想到儿子喜欢被自己抱着上下楼梯,冯晶晶就抱着小夏爬起了楼梯。一开始,小夏依然抗拒,他不愿意趴在老师肩上,依然念叨着“我要爸爸”,冯晶晶拍着他的背,轻轻说:“我知道,我知道,爸爸也在想你。”渐渐地,小夏安静了下来,冯晶晶就一直抱着他上下楼梯七八趟,小夏这才再度睡熟了。 怕把小夏放床上后他会再次惊醒,冯晶晶干脆找了条小椅子坐下,让其他老师拿来一床被子盖住小夏,又这样抱了他一个多小时。当午睡结束的音乐声响起,冯晶晶的胳膊、腿都已经麻了。 鸡鸣山幼儿园园长傅红英用手机拍下如冯晶晶一般的一个个抱着孩子的老师身影,发到班级群里,安抚各位家长的心。托班家长王丹凤表示,3年来,为了哄娃午睡自己基本不睡,一直难以想象幼儿园是如何让一个班级的二三十个孩子乖乖午睡的,直到看到了幼儿园发出的哄睡场景。“看到那么多张老师抱着孩子的照片,我们真的很感动。能想象到老师这些天有多累,真的太不容易了。”王丹凤感慨地说。 其实,这样的故事也在我市很多幼儿园发生着。稠江中心幼儿园官塘分园小一班来了5名新生,其中一名小女孩是第一次上幼儿园,一进校门就在地上打滚、哭鼻子,幼儿园朱晶晶老师陪她聊天,和她一起玩超轻黏土,让她慢慢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荷塘月色幼儿园小班进了8名新生,仲琼琼、周鑫宇老师用制作棉花糖、讲绘本故事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此外,各个幼儿园还想家长所想,提前做好了各种应对方案,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例如机关实验幼儿园青口园区早在2月初就录制了幼儿入园、离园视频,让家长、幼儿在假期观看,提前熟悉情况;后宅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了“哄睡小妙招”“新生入园游戏”等专题研讨活动,为老师和保育员备好开学“锦囊”;新丝路学校附属幼儿园在开学前组织新生入园体验,熟悉新环境,并安排教师家访,提前认识幼儿、了解其生活习惯,科学引导家长调整心态,开学第一周,采用从午饭后离园、午睡后离园到正常离园的阶梯式离园时间等,帮助幼儿循序渐进适应幼儿园生活……没有一位老师拥有三头六臂,但他们却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照顾着一群孩子的“超人”。 |
GMT+8, 2025-7-15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