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网络新闻 查看内容

空巢期提前到来: 中年父母如何应对“空心”危机?

2025-10-13 08:58

摘要: 当子女长大成人,离家求学、工作,一场空巢危机也在家庭里悄然蔓延。家中的灯光只剩一盏,往日的热闹被寂静替代,许多中年父母恍然发现,原本被子女填满的生活仿佛瞬间失去了重心,茫然、失落、孤寂填满了家。 传统 ...


当子女长大成人,离家求学、工作,一场空巢危机也在家庭里悄然蔓延。家中的灯光只剩一盏,往日的热闹被寂静替代,许多中年父母恍然发现,原本被子女填满的生活仿佛瞬间失去了重心,茫然、失落、孤寂填满了家。

传统的空巢家庭通常指子女离家后、父母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家庭。但如今,由于社会变迁,许多中年父母在40多岁时就已步入空巢期,构成了中年空巢现象。如何应对强烈的心理落差,过好“人生下半场”,正成为摆在许多中年父母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空巢危机悄然逼近

上班、做家务、刷手机,自从儿子出门上大学后,50岁的楼爱珍便陷入了这种单调的日子。“女儿早就在外面工作了,去年儿子也上大学了。这一年来,我每天的生活基本上就是这样。”楼爱珍平淡地说。

楼爱珍原本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孤独感,就在去年儿子离家上大学后,这种感觉便时常涌上心头,尤其面对空荡荡的餐桌时,总想着“糊弄两口算了”。即便这样,她也从未向孩子们吐露心事,“他们出门在外,别让他们担心。”

楼爱珍打开手机里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群聊,发现上一次聊天还停留在9月初,她在群聊里向孩子们求助网上操作的问题。楼爱珍的女儿楼慧说:“弟弟在刚离开家的时候联系得还比较频繁,经常分享自己上大学的体验,但渐渐地就没什么消息了。我也工作繁忙,常常几个星期都顾不上家里,有时突然意识到许久没有联系,才匆匆拨个视频过去。”

“我年纪大了,心里肯定希望孩子能陪在身边,之前也和女儿提过想让她回到义乌工作,但她总说再等等,我也就没再提了。”楼爱珍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的微笑,“孩子长大了,总不能一直拴在身边。”这既是对孩子的放手,也是给自己的劝慰。她明白,接下去几年,她大概还要继续空巢下去。

今年51岁的黄赛青,去年刚从单位退休。原本应该安心享受退休生活的她,却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内心的孤寂。

“女儿出去上大学后就留在当地工作,这些年基本上只有寒暑假才回来。”黄赛青说,从前,她的生活总是围绕着孩子、家庭和工作转。去年退休后,生活突然变得清闲,往日那股充实感仿佛瞬间消散,她的内心倍感空虚,也愈发思念孩子,“有时候看着家里空荡荡的房间,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楼爱珍与黄赛青的例子,正是现在许多中年父母的真实生活写照。一些青年选择离开“原生城市”求学,毕业后又聚集于大城市就业,这是导致其父母提前空巢的直接原因。

空巢期时,一方面,中年父母生活较为稳定,不需要过多打拼;另一方面,子女逐渐能够独当一面,不再需要他们事事操心。当子女展翅高飞,中年父母还在原地守望时,内心的孤独感、危机感便愈发明显。

空巢危机的背后,是自我价值的重构

与空巢青年的发展压力不同,对于空巢中年人来说,他们正经历一场从以子女为中心到以自我为中心的艰难转型。

“许多遇到空巢危机的中年人,心里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严重的则会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义乌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任医师张惠芳指出,这种从“被需要”到“被抛弃”的心理落差,往往源于长期以子女为中心的生活模式突然失去重心,一旦子女离巢后,很容易出现角色丧失,陷入巨大的空虚和迷茫。许多人的专注度无法及时转移到新的生活目标上,导致自我价值感骤然下降。

除此之外,夫妻关系也是空巢危机出现的另一个重要诱因。“当夫妻中的一方长时间将注意力倾注于子女时,另一方往往会感到被边缘化,情感的纽带在岁月的悄然流逝中逐渐弱化。”张惠芳解释说,子女是家庭的情感纽带。空巢后,夫妻需要重新学习如何独处和相处,长期被掩盖的婚姻问题可能集中爆发,内心的空虚则油然而生。

昔日,中年父母将生活的重心寄托于子女,然而,一旦子女羽翼丰满,独自远行,他们便仿佛成了“留守父母”,在空巢中无所适从。兴趣爱好少、社交圈子窄、娱乐方式单一等个性特点,也使得他们在面对空巢生活时更显被动与无助。恰似风筝突然断了线,在风中茫然无措,不知该飘向何方。

应对空巢危机,需要多方协同

正在面对或即将面临空巢期的中年父母,该如何化危机为转机?

黄赛青用自己的经历找到了答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迷茫后,她开始思考女儿不在身边时,该如何充实自己的生活。

“刚开始,我总忍不住找女儿聊天,每隔半个月就要跑去看她。”但她渐渐发现,当孩子逐渐独立并构建起自己的生活后,过度的牵挂反而可能成为一种无形的负担。“孩子长大了,我还是少去干涉她为好,不如把身体养好,让孩子不用为我操心。”黄赛青说,当孩子渐行渐远,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其实,无论是自己还是孩子,都要活出各自的人生。

当心态转变后,黄赛青开始尝试新的生活方式。“既然现在时间更充裕了,那我就要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忙起来。”她开始花更多精力投入自己的兴趣爱好,瑜伽、健身、唱歌等成了她生活的新重心。“尤其是健身,我每周至少有两三天要去健身房,后来还买了些健身用品,方便在家里运动,真的非常解压。”后来,闲不住的黄赛青还在家做起了副业。

黄赛青的选择,为许多中年人的生活提出了新的可能。她以行动证明,空巢并非终点,而是破土新生、开启崭新生活的起点。对此,张惠芳也表示,当遭遇空巢危机时,个人心态的调整尤为关键。“要学会‘做减法’,对子女放手,给予子女更多信任。同时,可以试着培养兴趣爱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

对于夫妻关系的经营,张惠芳建议,夫妻应该更关注彼此的情感需求,找到一致的目标并共同规划生活。“从社会学层面来说,空巢期是家庭生命周期的自然过渡。从孩子呱呱坠地到离家远行,夫妻终将回归彼此的二人世界。”因此,要尝试将生活的重心重新聚焦于自己和伴侣。

此外,社会提供的关爱与支持也不可或缺。“如果有兴趣班、文娱演出、中年学堂之类的活动,我还是非常愿意参加的。”黄赛青表示,自己曾经考虑过参加集体活动,但苦于找不到渠道,最终未能如愿。她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面向刚退休中年人的活动平台,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空巢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交圈与生活节奏。对此,张惠芳建议,空巢期可以试着主动拓展社交,参加老年大学、社区活动或志愿服务等,保障身心健康。


土货不“土”正变“潮”  义乌推动“土特产”成为“富产业”  “拥军姐姐”王仙芳:30年坚守凝聚拥军力量  上宅村迎糖梗 庆丰收  “国际范、年轻态、烟火气”交融 稠城街道文商旅融合育消费新景  麦记煲仔饭: 20年“笨功夫”坚守时光小店  

义乌网

GMT+8, 2025-10-13 13: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