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10月9日下午课间休息时,稠州中学909班的杨振昊和郑灏结伴走向1号教学楼一楼,相约来到“唱心吧”。伴随着熟悉的旋律,两人放声歌唱,原本因学业紧绷的状态,在歌声中渐渐舒展。 这样的场景,如今成了该校课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而这背后,是学校为呵护学生心理健康所做的暖心尝试。 面对学生的学习压力,稠州中学在本学期有了新动作:在1号教学楼和3号教学楼走廊尽头,共设置了两间“唱心吧”。不少学生将其称作“迷你减压KTV”,这三四平方米的玻璃房虽小巧,却处处透着暖心设计:内部摆放着两把高脚椅,电脑点歌系统、麦克风、液晶显示屏与音响设备一应俱全,更重要的是,良好的隔音效果让歌声只停留在小空间里,完全不会干扰到其他同学学习或休息。 “到了初三,作业量和考试频率都增加了,有时候我会觉得压力不知道怎么释放。”刚唱完歌的杨振昊告诉记者,以前他总靠运动释放压力,现在“唱心吧”成了新选择,“选首自己喜欢的歌,跟着唱完,感觉也轻松了不少。”和杨振昊一样,不少学生会利用课间或午休时间来这里“打卡”,无需预约,随心点歌,在音乐与歌唱中暂时抛开考试、分数的烦恼,让情绪得到自然释放。 值得关注的是,“唱心吧”里的曲库并非随意设置,而是学校结合学生喜好筛选出的正能量歌曲。这些歌曲里,既有歌颂青春梦想的旋律,也有传递亲情友情的歌词,学生在歌唱时,不仅能释放压力,更能在旋律与文字中感受积极向上的力量,无形中坚定对生活与学习的热情。 “唱歌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式。”稠州中学心理健康老师陈晨瑶解释道,唱歌是一种深度的腹式呼吸训练,能帮助学生调节生理状态。更关键的是,人体在歌唱过程中会分泌内啡肽与催产素,这两种物质能让人产生愉悦感,从生理和心理双重层面帮助学生缓解焦虑,达到“音乐疗愈”的效果。 稠州中学党委书记陈庆介绍,除了面向全校所有年级开放的“唱心吧”外,日常教学中,学校还通过开设心理课、举办心理讲座、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等方式,为学生搭建心理支持平台;借助运动会、心理周等丰富的校园活动,让学生释放活力、树立自信。“我们希望通过多元途径,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学习与考试,理解人生的多元意义,让他们在青春期不仅能学好知识,更能拥有健康的心态,快乐成长。” |
GMT+8, 2025-10-13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