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是浙中水资源最紧缺的城市,每年要向邻县买水5000万吨。但义乌境内电镀、印染等企业仍较多,同时生活着200多万人口,汽车保有量超过28万辆,水环境以及空气环境堪忧。 “三步走”实现治水目标 从2010年到今年上半年,义乌19条溪(河)流30个断面中,劣Ⅴ类水体占了四分之三。水环境污染以生活污染为主,污染物主要是氨氮,生活污水占义乌江污染的82.7%,其次是农业面源污染,占14%,再次是工业污染,占3.3%。 为改善义乌水环境,今年7月底,我市开展了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的声势浩大的“碧水商城”行动。“目标分三步走,2013年义乌江的河流交接面考核要达到合格以上;2014年消灭劣Ⅴ类水,交接面出水水质总体达到Ⅳ类水;2015年水质继续改善,交接面出水80%以上达到Ⅲ类水。”据市环保局局长何占奇介绍,“碧水商城”整治重点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是实施雨污分流和截污纳管,第二是加强环保设施建设,第三是对工业污染的整治,第四是对农业面污染的整治,第五是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 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 “碧水商城”行动以来,全市上下以壮士扼腕的决心,铁腕治污。 为加强环境整治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治理任务最重的城南河和城东河的“河长”。19条河流的“河长”由各位市领导分别担任,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辖区内河流的“执行河长”。 各部门严格执法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今年以来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91起,处罚金额1100余万,刑事拘留29人,取缔关停非法企业762家。其中对浙江华义医药公司废水超标给予了74.9万元的高额罚款,有效震慑了违法排污行为。为确保碧水商城行动顺利推进,开展了3个“碧剑”专项整治行动。 狠抓城市内河治理,实施水系激活工程。完成城市内河等重点流域雨污分流、截污纳管地毯式排查,共排查饭店、宾馆、洗车场等经营场所8450家、各类加工企业5512家,对城区53.5万米的雨水管道、3.4万只雨水井进行了雨污混流情况调查,发现1908只雨污混流雨水井。启动实施城南河水系46个雨污混流排污口的截流式治污工程,确保今年11月底完工。实施城市内河整治及水系激活工程,已完成城南河和城西河清淤,清淤河道4.4公里、3万方,市财政每年投入110万元用于义乌江城区段及城市内河水域保洁。加快城市内河配水工程建设,已完成城中河、城西河中水回灌管道施工,水系循环提水工程已完成设计委托工作,计划今年底前开工建设。 8月1日,我市下发实施《义乌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规定》的通知,对畜禽养殖禁养区和畜禽养殖限养区作了重新规定。目前,我市已关停了全部泔水猪场户,明确对畜禽养殖业实行萎缩化管理。 开展清洁空气行动 除了水环境以外,我市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近年来,我市灰霾天气逐年增加,首要大气污染物为PM2.5,属于由机动车尾气、扬尘、烟尘、工业废气等因素引起的复合型污染,主要污染源为机动车尾气。目前我市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8万辆,并且仍在高速增长,环境压力巨大。 今年重新制定了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开展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计划完成50家以上企业的工艺废气治理。目前,汽车尾气常态化红外遥感道路监测已上路,并加强了“黄标车”监管,争取全年大气PM2.5优良以上天数达到60%以上。同时,我市也正在积极引进天然气公交车、环保公交车,逐步完成更新换代。另外,我市计划在国际商贸城、江滨绿廊及绣湖广场周边设置60个站点,投放1000辆公共自行车。 |
GMT+8, 2025-7-18 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