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义乌网 首页 义乌新闻 查看内容

蓝天碧水,何时再回我们身边?

2013-9-14 11:23

摘要:  “记忆里,小时候的义乌江是一幅风景画。画面里,浅处江水涓涓,清可见底,有小鱼和小虾在石缝中悠闲嬉戏;深处江水淙淙,绿水长流,有江草与杨柳在蓝天下深情起舞……”  这是一位义乌市民在个人博客中,写下的 ...
 “记忆里,小时候的义乌江是一幅风景画。画面里,浅处江水涓涓,清可见底,有小鱼和小虾在石缝中悠闲嬉戏;深处江水淙淙,绿水长流,有江草与杨柳在蓝天下深情起舞……”

  这是一位义乌市民在个人博客中,写下的对义乌江这条母亲河的深情回忆。

  曾几何时,清澈的河水变成了臭水沟,湛蓝的天空变成了灰蒙蒙的苍穹,没有了鱼儿踪影,听不见鸟儿的歌唱。随之而来的,还有人们健康受损,甚至怪病增多。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繁荣义乌经济的同时,也让义乌的环境受到了极大破坏。不少城市机体“器官”由于超负荷工作以及缺少保养,开始出现劳损、退化甚至坏死症状。

  11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息着200多万人口,我们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来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和不文明的生活方式。环境危机日益逼近的今天,义乌该如何破解生态建设困局,既为义乌百姓重建蓝天碧水的美丽家园,又为未来经济发展开辟一条健康、科学、文明的康庄大道?

  生态环境

  是产业发展结果的外化

  全市19条溪(河)流30个断面中,劣五类水体占3/4左右;水环境污染源80%以上来自生活污水,企业偷排漏排时有发生;城乡居民每天产生1200多吨生活垃圾,却未实现分类回收;在金华市区及7个县(市)中,义乌的空气质量排名靠后……

  解读《2012年义乌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这些无声的数据犀利地反映了义乌当前生态环境的真实境况。“义乌是一座宜商宜业但不宜居的城市。”我们常常听到的这句评价,暴露了义乌之“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场经济蓬勃兴起,很多义乌农民“洗脚”上岸,兴商办厂勤劳致富,印染、电镀等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企业和家庭作坊也在义乌四处开花。目前,义乌2万多家工业企业中,绝大多数为低、小、散企业,另外还有众多未经审批、技术含量低、污染大的花片、塑料粒子、亚克力等加工作坊隐藏城乡,看上去单个的污染量不大,但总量加起来对环境的污染是巨大的。

  除了企业的原因之外,造成义乌环境恶化的原因还有不少。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干管不完善,义乌城区很多老居民小区,如污染最严重的城南河沿岸老居民小区,都没有实现截污纳管,市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河水又黑又臭。

  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每天至少产生1200多吨生活垃圾,目前仍无法进行分类回收,只能以简单的填埋和焚烧方式处理。试想未来,日积月累之下,义乌会不会成为一座被垃圾包围的城市?

  全市汽车保有量超过28万辆,这是曾经让义乌人倍感骄傲的数据,如今却日益成为这座城市的负担。“近年来,义乌市灰霾天气逐年增加,主要污染源为机动车尾气。”市环保局污染防治科科长贾仕辉介绍。

  近些年来,义乌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虽然取得了区域性及阶段性的成果,但还远未达到老百姓期待的效果。原因何在?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指出,义乌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追根溯源是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问题。

  “我们再也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老路子,这样的GDP宁可不要。”7月25日,义乌市委市政府狠下决心,铁腕治污,全力打造“碧水商城”,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在发展中解决环境治理问题

  一个多月来,义乌城乡掀起了一场“环保风暴”:建立了小流域“河长制”,19条溪(河)流的“河长”全部由市领导担任;出台“碧水商城”考绩办法、月考机制、8项重大保障机制;“碧剑”1号、2号、3号整治行动,剑指制砂行业、偷排漏排行为、洗车行业……“风暴”一场连着一场。

  除了“碧水商城”行动,“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整治行动,让我们的城市容貌开始发生变化,全市人民对蓝天碧水的期待也更加强烈。然而,我们需要更清醒地谋划未来之路。扪心自问,现在所做的这些够了吗?回答是:环境治理依旧任重道远!

  当前,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环境治理工作同样需要解放思想,需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创新性的思维去开展。

  看看省内的兄弟县市吧,他们在生态建设方面早已走在了义乌的前面,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桐庐多个农村已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分类好的垃圾实现资源化利用,制成了有机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或高温焚烧,都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资源化、减量化才是解决垃圾危机的根本途径。在这一新课题的探索上,义乌已经落后。

  “排污要花钱,治污却能赚钱。”这是嘉兴不少参与排污权交易的企业的切身感受。2007年,嘉兴在全国率先推行排污权交易机制,今年3月,嘉兴COD(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每吨最高价已飙升至165.5万元。义乌在企业排污市场机制的探索方面,应该迈得更大步,治污若想实现治本,最大的内源力来自企业治污主体意识的觉醒。

  “环保不环保,公众说了算!”在环保项目的审批、验收、处罚环节,嘉兴的市民代表都有话语权。市民环保检查团可以随时到污染现场或企业,询问环保审批、验收、整治等情况,没有哪个部门会设卡阻拦,也没有哪个企业敢掉以轻心。

  随着时代的前进,我们的环境污染治理范畴已经从传统的水、气、声、渣污染治理拓展到辐射、光等新领域,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容涉及到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监管等各个方面,因此必须建立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环保法律的执行力;在环境信访纠纷不断增加、环境突发事件不断增多等诸多难题面前,需要我们用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去破解。

  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同样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绿色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

  同一片蓝天,同一方净土,同一池碧水,任何人都难以生活在无污染的真空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守护义乌的蓝天碧水,需要全社会共同承担绿色责任。

  作为环境保护的领导者,市委市政府已经吹响了“蓝天碧水保卫战”的号角,通过环境整治倒逼转型发展,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完善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切实体现了政府绿色公共治理的理念。

  义乌的未来,就是要把这些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高起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规划要充分考虑区域生态承载力,发展绿色城市交通,完善城市公交车道、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引导力度,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强势推动工业企业治污设施的提标改造,对“低、小、散”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加快电镀、印染行业集聚区的建设,腾出环境容量,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留出更大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控作用,加快排污权交易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挖掘企业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政府要以一种更加开放、透明的态度,让市民参与环保监督工作。

  作为环境保护的中坚力量,企业必须更自觉地承担起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要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有清醒判断,认识到承担绿色责任不仅是传统的道德选择,更是现实的理性选择。

  作为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全体市民要树立绿色生活理念,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我们不仅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环境的破坏者,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周边环境。

  只有为“义乌梦”涂上环保的色彩,蓝天碧水才将不再是期待!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00后”藏族小伙在义“圆梦”  多维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地下出租屋“安全大换装”  防治病虫害 减损保增收  我市“人工+智能”虫情监测体系推动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见成效  “红扳手”夏日送清凉 汽修服务护航出行  

义乌网

GMT+8, 2025-7-18 05: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