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坚持不懈地推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和谐。 民生问题涉及面广,关联度大。为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监督内容更加贴近民意,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代表作用,加强代表的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落实保障代表知情知政的各项措施,2013年累计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128人次,组织参与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调研215人次,推荐参加各类征求意见会、听证会、考核测评等活动150多人次。代表们在“一线”,知政情、查民情、集民意,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问题被“提炼”出来,以此为切入点和着力点,食品安全、教育、养老、住房保障、公共文化等一批热点问题被提上“重要日程”。 教育是民生之基。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教育现代化和民办教育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着力完善教育投入和管理机制。政府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提出了教育系统理念要新、业务要精、作风要实、形象要好的理念,努力在民办教育、国际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高等教育等五大领域有所突破,并积极谋划,着力解决教育的优质均衡、招生制度、课业负担、违规带生、校园安全等热点问题。 针对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情况调研,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的报告,指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要求增强改革的综合性和协同性,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人事薪酬分配制度、基层医疗服务体制等配套改革,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市人大常委会对2012年开展的食品安全执法检查进行认真“回头看”,采取问卷调查、明察暗访等方式,评估执法监管的效果;上下级人大联动开展食品安全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推动了政府部门提高食品安全执法监督的针对性,强化对餐厨废弃物处置等环节的监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重点关注,利用开展都市农业发展、面源污染整治等监督活动时机,就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意见,并对全市开展禁限用农药专项治理行动进行持续跟踪。 市人大常委会重视养老机构建设及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建议政府规范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养老事业,优先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视察、审议等方式,监督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性住房及人才住房建设、出生人口性别比整治等工作的进展。 |
GMT+8, 2025-7-19 01:14